YE CHANG NEWS
当前位置:张掖KTV招聘网 > 张掖热点资讯 > 张掖励志/美文 >  近来国家动荡不安人伦常道遭到败坏大臣为保持禄位而不进谏小臣因

近来国家动荡不安人伦常道遭到败坏大臣为保持禄位而不进谏小臣因

2022-06-26 17:28:14 发布 浏览 862 次

近来国家动荡不安,人伦常道遭到败坏,大臣为保持禄位而不进谏,小臣因畏惧获罪而不进言,只是虚痛朝廷的危急,空哀君主的耻辱,如果不是牵涉自身利害的问题,那么你只能听到他空口说话,古代所谓犯颜进谏不隐瞒的人,在朝中是看不到的。这正是梅福上书直谏,朱云请求赐剑斩杀奸臣的原因啊。然而我又听说,寡妇不忧虑缺少丝纬,而忧虑国家的灾祸;文姬不想着回到故国,而忧愁太子的年少。况且我的祖先,世代以儒业传家,以为子的道理训导我,以事君的节气磨炼我。现在我忠诚事君,已有一定年岁,怎么可以与庶民自相等同而被儿女所取笑呢?因此一天内痛苦得九次回肠,心中从早到晚不停地思虑忧愁,担心壮年而不能立名,至死而不为人知,慷慨怀古,自强不息,伯夷的高风亮节,大概可以使懦夫有树立道义的志气吧。

你们又认为我竭力谋求做官向上爬,不顾忌同僚朋友的指责和规劝,位居下僚而毁谤上司,想要有所增益反而减损。我的确不聪明,因而给你们留下了羞耻;但默默不语,苟合取容,又不符合我平生的志愿。所以希望能够铲除和驱逐那些杂草和鸟雀一般的奸佞小人,除去一恶,树立一善,到死也不违背先人的宗旨,求仁而得仁,又敢怨谁呢?只是言与不言在我,用与不用却在时。目前国家正处艰难,时不我待,由于忠诚而获罪,由于诚信而被疑,像洁白的贝锦被弄成五颜六色,苍蝇的污染使白变黑,良田被邪路所败坏,黄金被众口所销毁,困厄也好显达也好,都是命运啊,对命运又能如何?你们忠告我的话,我怎敢不恭敬地接受呢?然而我的内心真情,不可以向俗人道其一二啊!掷笔罢了,还有什么可说的呢?彝(yí)伦攸斁(dù):人伦常道败坏。彝伦,人伦常道。斁,败坏。语出《尚书·洪范》。梅福献书:《汉书·梅福传》载:梅福,字子真,九江寿春人。少学于长安,明《尚书》《穀梁传》,为郡文学,补南昌尉。后去官归里,曾屡次上书言宜封孔子后世以奉汤祀。时王凤专执擅朝,群下莫敢直言,梅福上书并讥刺王凤。及王莽专政,福乃弃妻子去九江。朱云请剑:《汉书·朱云传》载:朱云,字游,鲁人。少任侠,长八尺余,容貌甚壮,以勇力闻。元帝时为槐里令,数为权贵所诬,因此获罪被刑。成帝时复上书,曰:“臣愿赐尚方斩马剑断侯臣一人,以厉其余。”上问何人,答曰:“安昌侯张禹。”帝怒欲杀之,御史将云去,云攀折殿槛,以辛庆忘救得免。后当治槛,帝命勿易,以旌其直。嫠(lí)不恤纬,而忧宗周之亡:寡妇不忧虑丝纬的缺少,而忧虑国家的灾祸。嫠,寡妇。纬,织物的横丝。宗周,周王朝的宗庙社稷,这里代指国家。女不怀归,而悲太子之少:似用蔡文姬典。《后汉书·列女传》载:“兴平中,天下丧乱,文姬为胡骑所获,没于南匈奴左贤王。在胡中十二年,生二子。曹操素与邕善,痛其无嗣,乃遣使者以金璧赎之,而重嫁于祀。”文姬归汉时,二子年幼,其《胡笳十八拍》写出了文姬不忍与幼子别离的凄伤心情。太子,指文姬与南匈奴左贤王所生之子。 肠一夕而九回:语出司马迁《报任安书》:“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其所往。”盖言忧思萦结心肠,一日多次。“庶几”二句:语出《孟子·万章》下:“故闻伯夷之风者,顽夫廉,懦夫有立志。”庶几,或许。伯夷,商孤竹君之子,与弟叔齐耻食周粟,饿死于首阳山,古人把他们当作高尚守节的典型。求仁得仁,其谁敢怨:语出《论语·述而》:“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原指伯夷、叔齐让国远去,后因耻食周粟而饿死首阳山。孔子谓求仁而得仁,无所怨。贝锦成章:洁白的贝锦被弄成五颜六色。贝锦,编成贝形花纹的锦缎。《诗·小雅·巷伯》:“萋兮斐兮,成是贝锦。彼谮人者,亦已大甚。”《笺》:“喻谗人集作已过以成于罪,犹女工之集彩色以成锦文。”后遂以贝锦喻故意编造入人于罪的谗言。章,彩色。青蝇变色:苍蝇的污染使白变黑。比喻进谗言之佞人。

?良田败于邪径:汉代有“邪径败良田”的民谣,这里用以比喻自己受到奸臣的加害。

魏长贤(518 年—591 年),巨鹿下曲阳人,迁居相州内黄(今河南省内黄县)。唐代名相魏徵之父,著名史学家魏收的族叔,博涉经史,北齐时为著作佐郎,欲承其父志,改撰《晋书》,后因讥刺时政,出为上党屯留令,其志未遂。武平年间,因病辞职,不复仕。北周武帝宇文征服齐朝,多次征召,他都以患病辞谢,74 岁卒。贞观七年(公元 634 年),追赠定州刺史。

《北史·魏长贤传》载,河清中,魏长贤因上书讥刺朝政,激怒了朝中权贵,引来灾祸,被出为上党留屯令。故乡亲人有鉴于此,为书相劝,认为长贤“不相时而动”,并给予批评。读了故乡亲人的来信,魏长贤写了这篇情真意切、吐露心思的家书。

家书从引用亲故来书之语写起,“自求诸己”至“自贻悔咎”诸句,当是来信中语,长贤读后,心情难以平静,借答书一泻其抑郁不平之情。接下纵开笔墨,洒洒写来,“士之立身,其路不一”先作一概括,历述多位古人立身的事迹之后,得出“忠孝”的结论;再铺写自己之“忠”——因言获罪。长贤认为,国家处于风雨之中,朝廷之上或尸位素餐,或畏罪不言,置国家生死存亡于不顾,“虚痛朝危,空哀主辱”。如果自己随波逐流,苟合取容,虽然可以保住禄位,但是那样做,“非平生之志”。既不忠,违背了祖上“厉仆以事君之节”的教诲;也不孝,违背了先人“训仆以为子之道”的训导,直是自同于匹夫匹妇,甚至尚不如匹夫匹妇!于忠于孝,于国于家,都不可“默默苟容”,挺身而出,直言进谏,就是势所必然的了。长贤向亲故仔细委婉地叙述了获罪的经过和自己的真情,愤慨之情充溢于字里行间,而无怨无悔之慨亦不难感知。长贤自信是“以忠获罪”“以信见疑”,是“求仁得仁”,自辩之中有自得之情,自叙之中又有自傲之意。

对来信所责“干进务入,不畏友朋,居下讪上,欲益反损”的自辩,长贤压抑的情感得到了尽情的宣泄,自“愿得锄彼草茅”至于“未可一二为俗人道也”一节,慷慨激昂而笔势犀利,愤叹之意甚明。

因为是写给“亲故”的信。所以长贤胸中积之甚久的愤叹,一经触动就喷薄而出。长贤不加掩饰地向亲人诉说了自己的获罪经过和内心的愤恨,揭露了当朝权贵的丑恶面目,赞颂了历史上许多德才不凡而遭遇坎坷的人物,同时还引用了不少身处逆境而自强不息的古人事例,自喻自比,表明自己因忠获罪而无怨无悔的意志。

王褒 幼训

陶士衡曰:“昔大禹不吝尺璧而重寸阴。”文士何不诵书,武士何不马射?若乃玄冬修夜,朱明永日①,肃其居处,崇其墙仞,门无糅杂,坐阙号呶②。以之求学,则仲尼之门人也;以之为文,则贾生之升堂也③。古者盘盂有铭,几杖有诫,进退循焉,俯仰观焉④。文王之诗曰:“靡不有初,鲜克有终。”⑤立身行道,终始若一。“造次必于是”⑥,君子之言欤!

您可能感兴趣

首页
发布
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