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8南中有兽名风狸 [1] ,如狙 [2] ,眉长,好羞,见人辄低头。其溺能理风疾。术士多言风狸杖难得于翳形草 [3] 。南人以上长绳系于野外大树下,人匿于旁树穴中以伺之。三日后,知无人至,乃于草中寻摸,忽得一草茎,折之,长尺许,窥树上有鸟集,指之,随指而堕,因取而食之。人候其怠,劲走夺之。见人,遽啮食之,或不及,则弃于草中。若不可得,当打之数百,方肯为人取。有得之者,禽兽随指而毙。有所欲者,指之如意。[1] 风狸:宋周去非《岭外代答》卷九:“风狸,状似黄猨,食蜘蛛,昼则拳曲如猬,遇风则飞行空中。其溺及乳汁,主治风疾,奇效。”杨武泉《校注》:“此兽或即大鼯鼠……最大者体连尾长可达一米,重二公斤左右。有宽大的飞膜,栖丛林中,昼伏夜出,滑翔距离可达六十至八十米。毛皮多样,带白斑和黑斑。食坚果、嫩枝、树皮、甲虫。”
[2] 狙(jū):一种猴子。翳(yì)形:隐身。南方地区有一种野兽名叫风狸,长得像猴子,眉毛很长,害羞,见到人就低头。风狸尿能治风痹。术士常说风狸杖比隐身草还难得。南方人要得到风狸杖,就用好的长绳子系在野外的大树下,人藏在旁边的树洞中伺察。三天后,风狸认为没有人来,就在草丛中四处摸寻,找到一根草棍,折成一尺多长,然后看哪棵树上有鸟群栖息,就用草棍往上一指,鸟儿随即落下来,于是拣起鸟儿吃掉。潜藏的人趁它不注意,一个箭步冲过去,夺下它的草棍。风狸一看见人,就急忙咬嚼草棍吞食掉,如果来不及,它就会丢在草丛中。如果抢不下来,就抽打它几百下,它才肯交给人。有人得到风狸杖,用它一指,禽兽随之毙命。心里想要什么,用风狸杖一指,也都会顺遂心意。
15.19开成末,永兴坊百姓王乙掘井 [1] ,过常井一丈余,无水。忽听向下有人语及鸡声,甚喧闹,近如隔壁。井匠惧,不敢掘。街司申金吾韦处仁将军 [2] ,韦以事涉怪异,不复奏,遽令塞之。据亡新求周秦故事 [3] :谒者阁上得骊山本 [4] ,李斯领徒七十二万人作陵 [5] ,凿之以章程 [6] ,三十七岁,固地中水泉 [7] ,奏曰:“已深已极,凿之不入,烧之不燃,叩之空空,如下天状。”抑知厚地之下 [8] ,别有天地也。[1] 永兴坊:唐代长安城坊。
[2] 街司:即街官,负责街坊巡察管理的吏员,左吾金吾卫的属吏。金吾:本为两端涂抹金粉的铜制仪杖棒,这里是职官名。唐代设左右金吾卫,掌管京城的治安警卫,设大将军一人,将军二人。亡新:即新莽(9—23)。王莽(前45—23)于初始元年(8)废汉自立,改国号新,史称“新莽”。故事:旧事,掌故。
[4] 谒者:职官名。秦朝始置,汉代沿之,职掌宾赞,唐朝废,以其职掌归属通事舍人。骊山:在今陕西临潼。《史记·秦始皇本纪》:“(始皇三十七年)九月,葬始皇郦山。始皇初即位,穿治郦山;及并天下,天下徒送诣七十余万人,穿三泉,下铜而致椁,宫观百官奇器珍怪徙臧满之。令匠作机弩矢,有所穿近者辄射之。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鱼膏为烛,度不灭者久之。”李斯(?—前208):战国末期楚国上蔡(今河南上蔡西南)人。入秦为吕不韦舍人,秦王政拜为客卿。秦统一六国,始皇帝立,李斯为丞相;三十七年秦始皇崩,李斯与赵高合谋立胡亥为二世皇帝,后为赵高陷害而死。徒:刑徒,被判服劳役的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