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臣春秋时诸侯的大夫对周天子自称为“陪臣”威、宣指齐威王、齐
陪臣:春秋时诸侯的大夫对周天子自称为“陪臣”。
威、宣:指齐威王、齐宣王。
《周书》说:“农民不耕种,粮食就会匮乏;工匠不生产,器物就会短缺;商人不经商,食物、用品和钱财就断了来源;虞人不开发山泽,财物就会变少。”财物变少了,山泽也得不到开辟。这四个方面,是人们穿衣吃饭的来源。来源大人们就富裕,来源小人们就贫困。向上可以富国,向下可以富家。贫富的规律,无人可以夺走或赐予,而机智敏捷的人总是有余,愚笨迟钝的人总是不足。所以,姜太公吕望封在营丘,那里是盐碱地,人口也少,这时姜太公勉励妇女刺绣纺织,极力发展工艺的技巧,打通鱼盐运输的渠道,这样,其他地方的人和物就像钱串和车轮辐条一样都聚集到齐国。所以,齐国生产的帽子、带子、衣服、鞋子满布天下,从沿海到泰山之间的诸侯都端正衣袖前来朝拜齐国。后来,齐国一度衰落,管仲治理齐国,设立主管金融货币的九个官府部门,因此齐桓公得以成就霸业,多次会合诸侯,匡正天下,而管仲自己也修筑了三归台,地位仅是陪臣,却比各国国君还要富有。因此,齐国的富强一直维持到齐威王、齐宣王时期。
故曰79:“仓廪实而知礼节79,衣食足而知荣辱。”礼生于有而废于无。故君子富,好行其德,小人富,以适其力。渊深而鱼生之,山深而兽往之,人富而仁义附焉。富者得势益彰,失势则客无所之,以而不乐。谚曰:“千金之子,不死于市80。”此非空言也。故曰:“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壤壤,皆为利往。”夫千乘之主、万家之侯、百室之君尚犹患贫80,而况匹夫编户之民乎80!
故曰:下面的引文出自《管子·牧民》。
仓廪:粮仓。
不死于市:不触犯法令,不在街市上被处死。
千乘(shènɡ)之主:有千乘兵车的君主。乘,四匹马拉的战车。万家之侯:即万户侯,拥有万户封邑的诸侯。百室之君:指大夫。
匹夫:平民。编户之民:编入户籍的平民。
所以说:“粮仓满了,百姓就会懂得礼节;衣食富足了,百姓就会知道荣辱。”礼产生于富有,而废弃于贫穷。因此,君子富有了,就乐意行仁;小人富有了,就把精力用在适当的地方。潭水深了才会有鱼存在,山林深了才有野兽来到,人们富有才会行仁义。富有者得势,才更加显赫;失势了,就连客人也不来了,因而心里不痛快。谚语说:“家有千金的富家子弟,不会因犯法而在闹市处死。”这不是空话。所以说:“天下的人熙熙攘攘,都是为利而来;天下的人来往奔波,都是为利而往。”有千辆战车的国君,有万家封地的诸侯,有百户封邑的大夫,尚且担心贫穷,何况是编入户籍的平民百姓呢!
太史公自序
这是《史记》最后一卷《太史公自序》的节选。以对话形式,阐述自己著作《史记》的宗旨,和写作过程中的不幸遭遇,显示了忍辱负重、发愤著书的决心。
太史公曰:“先人有言80:‘自周公卒五百岁而生孔子80。孔子卒后至于今五百岁,有能绍明世80,正《易传》80,继《春秋》,本《诗》、《书》、《礼》、《乐》之际。’意在斯乎!意在斯乎!小子何敢让焉。”
先人:指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